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愿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黨的決議和按期交納黨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
發展黨員工作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組織發展過程中必須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按照黨員發展工作的程序,認真履行手續。
關于發展黨員工作的程序,在不同時期,隨著黨的工作重點變化,有著不同的要求,現就當前發展黨員工作的一般程序分述如下:
一、申請人: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
(一)個人自愿提出入黨申請
要求入黨的同志自愿向所在單位黨組織提出書面申請,申請主要寫對黨的認識、入黨動機和本人主要表現。黨組織接到申請后,應派人與申請入黨人談話,進行入黨教育和鼓勵。
(二)團組織推優
入黨申請人經黨小組(共青團組織)推薦、支委會(不設支委會的支部大會)審查同意后,便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
二、入黨積極分子:第一次支委會研究確定入黨積極分子
(三)、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并指定兩個聯系人對其進行培養考察
黨支部將入黨積極分子報上級黨委備案,同意后下發《入黨積極分子考察登記表》,指定兩名正式黨員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聯系人。
(四)、進入考察期
考察期一年以上,自黨支部確定其為入黨積極分子之日算起。黨支部每半年要對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一次考察,每次考察情況要填入入黨積極分子考察表(填寫考察意見時,要真實、具體、準確,既要有優點,也要寫出缺點)。防止平時無記錄,入黨前閉門造車、突擊編寫的現象。要注意掌握表中時間順序即工作順序,按先后順序一般為:黨小組(團支部推薦意見)→支部對申請人的政歷了解意見→支委會(或不設支委會的支部大會)討論是否列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意見→考察意見(時間相隔不能超過8個月)→綜合政審結論→黨內外群眾公開測評意見→支委會或支部大會討論發展對象意見→黨總支意見。
●填寫《入黨積極分子考察表》
●個人每半年(季度)思想匯報一次
●支部每半年(季度)對其考察鑒定一次
三、發展對象(積極分子到發展對象要一年以上):第二次支委會開會研究確定發展對象
(五)、確定發展對象
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經過一年以上培養教育后,在聽取黨小組、培養聯系人和黨內外群眾(學生則分別聽取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班內團組織和同學)意見的基礎上,經支委會或支部大會討論,決定近期發展的入黨積極分子,可列為發展對象,并要求其本人寫出自傳(內容主要寫本人簡歷、家庭主要成員及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歷史情況以及自已的現實表情況等)。
(六)、短期培訓
基層黨委要對發展對象進行短期集中培訓,時間一般五至七天(或不少于四十個學時),主要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鄧小平理論等文件。中組部組織局編寫的《入黨教材》可作為學習輔導材料。未經培訓的(除個別特殊情況外)不能發展入黨。
(七)、政治審查(函調)
審查發展對象本人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態度、政治歷史和重大政治斗爭中(特別是“文革”和動亂)的表現。動亂期間在校的中專學歷以上的學生入黨時一定要到該校取得當時政治表現證明材料。審查發展對象直系親屬和關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情況。對發展對象自傳中反映出的情況及上述審查內容要形成綜合性的政審材料和結論意見。
四、吸收預備黨員(預備黨員期限為一年):第三次支委會研究吸收預備黨員的有關工作
(八)、確定入黨介紹人
入黨介紹人由兩名正式黨員擔任,一般由培養聯系人擔任,也可由發展對象約請,或由黨組織指定。
入黨介紹人的主要任務是:
1、向被介紹人解釋黨的綱領、章程,闡明黨員的條件、義務和權利,認真了解被介紹人的入黨動機、政治覺悟、思想品質、工作表現、經歷等情況,如實向黨組織匯報。不能采取馬馬虎虎的態度,更不能有意隱瞞和歪曲事實真相。
2、指導被介紹人填寫《入黨志愿書》,并認真填寫自己的意見(填寫入黨介紹人意見時,不要簡單地以“提希望”的形式代替寫缺點,而應實事求事地對被介紹人的政治覺悟、思想品質、工作表現和其它方面的情況作出全面評價,并表明自己對其能否入黨的態度)。向支部大會負責地介紹被介紹人情況。
3、被介紹人批準為預備黨員以后,應繼續對他進行教育幫助,使他按期轉為正式黨員。
(九)、填寫入黨志愿書
發展對象填寫《入黨志愿書》,須經上級黨組織同意,在入黨介紹人的指導下,用鋼筆或毛筆填寫。并要求其填寫時要忠誠老實、實事求是,不得有任何隱瞞和偽造。字跡要清楚,不得涂改。對《入黨志愿書》上有的項目沒有內容可填時,應注明“無”。在“對黨還有哪些需要說明的問題”一欄,主要填寫需要向黨說明,而其它欄目中不能填寫的問題,或對某些欄目需要補充說明的問題。如親友中被停職、拘留審訊等,現在尚無結論和處理的問題。
(十)、支委會審查并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
召開支委會,嚴格審查發展對象填寫的《入黨志愿書》和有關材料、經支委集體討論認為發展對象合格和手續完備后,即提交支部大會進行討論。
黨支部派一至兩名正式黨員召開座談會,聽取黨內外群眾對發展對象的意見。記錄整理表內評定意見反映要求真實。除表內情況還應附一份完整的群眾座談會原始記錄(參加人員必須簽名)。黨支部派一至兩名正式黨員召開座談會,聽取黨內外群眾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反映。
1、座談會黨外群眾一般不少于8人,不夠8人的,支部應加以說明。
2、座談會應在考察期近一年、支部準備列為發展對象之前召開。
記錄整理表內評定意見反映要求真實。除表內情況還應附一份完整的群眾座談會原始記錄(參加人員必須簽名)。
(十一)、召開支部大會
程序:
1、申請入黨人匯報對黨的認識、入黨動機、本人履歷、現實表現以及向組織說明的其它問題;
2、黨小組和介紹人介紹入黨人的主要情況,并對其能否入黨表明意見;
3、支委會報告對申請入黨人審議情況;
4、與會黨員充分發表意見,對申請入黨人能否入黨進行討論;
5、申請入黨的人對大會討論情況表明自己的態度;
6、采取舉手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
注意事項:
1、到會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達到應到會的正式黨員半數以上;
2、申請入黨人及其入黨介紹人必須參加支部大會;
3、討論兩個以上的人入黨時,必須逐個討論和表決;
4、支部決議應及時填寫在《入黨志愿書》上,決議內容包括申請人的優缺點,應寫明應到和實到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數、表決結果及日期;
5、及時將《入黨志愿書》、申請書、自傳、政審材料、培養教育(如黨章學習小組情況、學校黨校學習結業證書、思想匯報)和考察材料、學生的學習成績報黨委審批。
(十二)、組織談話
在審批接收新黨員前,上級黨組織要派專人同申請人談話,作進一步的考察。談話前,組織員要對支部報來的入黨材料進行審查,看材料是否齊全,手續是否完備(查看支部記錄),并采取座談或個別談心的方式,聽取黨內外人員對入黨申請人的反映。談話中,主要了解被談話人的入黨動機,對黨的認識和對黨的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征求其對黨需要說明的問題,幫助其提高對黨的認識,指出努力的方向。談話后,及時如實地將談話人的意見填入《入黨志愿書》,并向黨委匯報談話情況。
(十三)、黨委審批
黨委審批要及時,必須在支部上報的接受預備黨員決議三個月內審批,如遇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審批時間,但不得超過六個月。凡無故超過規定時間而未予審批的,應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黨委審批必須堅持集體討論,不能個人說了算,更不能以黨政聯席會的形式討論審批黨員,黨委審批的意見要填寫在《入黨志愿書》上,注明預備期的起止時間,并通知報批的黨支部。
五、預備黨員轉為正式黨員:第四次支委會研究預備黨員轉正的有關工作
(十四)、支部向本人發出入黨通知書
黨支部接到上級黨委入黨審批通知后,應及時通知本人并在黨員大會上宣布。黨支部應將上級黨委批準的預備黨員編入黨支部活動,告訴其交納黨費的時間、規定等。
(十五)、入黨宣誓
預備黨員必須面對黨旗進行宣誓。舉行入黨宣誓儀式的時間,應盡可能在上級黨組織批準預備黨員后及時舉行(一般由基層黨委或黨支部 <總支>組織進行)。有些黨支部為了使入黨宣誓儀式更有紀念意義,采取在黨的生日集中舉行入黨宣誓儀式的辦法,也是可以的。
入黨宣誓儀式的程序:
1、宣布儀式開始,奏《國際歌》;
2、黨組織負責人致詞;
3、宣布參加宣誓的新黨員和領誓、監誓人名單;
4、新黨員宣誓;
5、新黨員代表向黨表示決心;
6、黨總支部(支部)負責人或上級黨組織負責人講話;
7、奏《國歌》,宣布儀式結束;
(十六)、預備期的培養考察
預備期為一年,從支部大會通過預備黨員之日算起。黨組織通過聽取本人匯報、個別談心、集中培訓、介紹人幫助等方式,對預備黨員進行教育和考察,發現問題及時同本人談話。預備黨員要自覺地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和考察,經常向黨組織匯報思想和工作情況,每半年要向支部書面匯報思想和工作一次。
(十七)、預備期滿合格轉正
如果考察合格,則可以轉正。手續:
1、本人在預備期滿前適當時候向支部提出書面轉正申請;
2、黨小組提出意見;
3、黨支部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
4、支委會審查;
5、支部大會討論、表決通過;
6、上級黨委審批。
黨委對黨支部上報的接收預備黨員的決議,必須在三個月內審批,并通知報批的黨支部。如果考察不合格,可以延長預備期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對預備期滿后不完全具備條件或犯有一定的錯誤,但還沒有完全喪失預備黨員條件,并且本人決心努力改正錯誤的,可延長預備期。延長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年,最短不能少于半年。延長預備期必須經過支部大會討論作出決議,填入《入黨志愿書》,報上級黨委。延長預備期期滿后,由黨支部根據其是否具備黨員條件作出轉為正式黨員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決議并報上級黨委審批。對在預備期內不能履行黨員義務,確定不具備黨員條件或犯有嚴重錯誤或延長預備期后經過教育考察已不具備黨員條件的,應取消預備黨員資格。取消預備黨員資格必須經過支部大會討論通過,支部大會決議填入《入黨志愿書》報上級黨委審批。
注意:各基層黨組織在發展黨員工作過程中,所作出的全部決議或決定,必須堅持“雙過半”原則,即“會議實到人數(預備黨員除外),必須超過應到人數的一半以上;贊成決議或決定的人數必須超過應到會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的半數。 預備黨員轉正后,應將其《入黨志愿書》、入黨和轉正申請書、自傳、政審材料、教育考察材料及時上交組織部門,存入本人干部檔案中(是工人的上交人事勞動部門存檔)。
2011年4月19日